(资料图片)
人民网广州1月16日电(王雅蝶)“打破区域边界、让科技赋能文化发展,在共享、共建、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助力地市各美其美。”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广东省人大代表、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提出,建议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
广东省人大代表、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受访者供图
黄晓丽认为,数字化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就目前而言,公共文化领域数字化应用还有很多短板亟待完善。公共文化重在生成优质内容,提供不可替代的社会性公共服务,但目前内容生产碎片化、传播受限区隔化和主题过度地域化的存续现状限制了公共文化的大众属性,也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此外,广东已成功践行数字化公共管理模式,更应该率先回归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的核心和原点。
如何提升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黄晓丽认为,应加快打造“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高位谋划,打造便捷高效的“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规划,省财政厅加强资金保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给予技术资源支持,借鉴先进省份和省内部分城市的实践经验,在省一级层面建立面向全省公众的公共文化云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坚持共建共享,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建设、运维和推广,联通省数字政府平台,统一帐号和认证体系,实现一体化、集约式运作,破除各地数字壁垒,大力补齐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短板,减轻基层平台维护负担。加强工作协调,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建设体系,协调省直属各文化单位、各地市在“广东公共文化云”一站式平台统一发布文化资讯、活动预告和数字资源,不断丰富平台的服务供给,让群众可以一站式实现文化场馆、活动资讯和数字资源的查询利用,并享受活动订票、培训报名、线上观展、观看直播和评价反馈等交互式服务。持续完善建设,聚焦群众需求迫切、使用频次高的功能,不断优化平台功能设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坚持融合发展,推出微信小程序,借助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提升平台内容分发推广和直达用户的效率,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三是强化运营推广,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健全常态运营机制,统筹推进一站式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加强地方特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打造内容常新、功能逐增的数字服务平台。加强对平台的宣传推广,加快平台利用落地,不断提升平台的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增强“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积累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提升决策参考作用,定期通报各地运行情况。明确各文化部门、各地市落实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察内容的比重,提升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 人大代表